壮大“耐心资本”!企业年金积累基金突破3万亿元,近十年投资收益超7000亿元  第1张

  华夏时报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邱利 陈锋 北京报道

  2024年,我国企业年金发展迎来第20个年头,作为企业职工“养老钱”的重要来源,企业年金基金正取得快速增长,截至2023年末,积累基金规模已经增长至3.19万亿元。

  在业内人士看来,年金基金在发挥长线资金和耐心资本属性,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的“稳定器”和“压舱石”,助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方面,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丰富市场长期资金来源

  5月31日,华夏基金在北京举办“年金投资策略暨中国企业年金制度实施20周年论坛”,对外展示了我国企业年金最新运作情况、企业年金制度落地实施20年来的探索成果,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展望。

  华夏基金总经理李一梅在开场致辞中表示,过去20年,中国企业年金制度探索前行、逐步完善,取得了巨大成就。年金基金的积累及长期投资收益,在健全和完善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增进千千万万退休人员的养老福祉,丰富资本市场长期资金来源等方面,发挥着积极重要的作用。

  在李一梅看来,中央高度重视养老保障事业,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确定为国家战略。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首次提出金融工作“五篇大文章”,养老金融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今年,国家出台首个支持银发经济发展的专门文件,国务院发布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新“国九条”。这一系列政策、制度的出台,为包括企业年金在内的养老金融发展,指明了新的前进方向。

  李一梅认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作为我国养老金第二支柱,年金将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增强退休人员生活福祉、谱写养老金融大文章,发挥更加积极、重要的作用。

  “展望未来,企业年金这艘承载着希望与梦想的‘轻舟’,必将无惧风浪,驶向更加广阔的未来。”她表示。

  去年投资收益325.86亿元

  企业年金制度覆盖的企业和职工数量逐年增加。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建立企业年金制度的企业数量有14万余家,覆盖职工人数超过3100万人,积累基金规模高达3.19万亿元,2023年度实现投资收益325.86亿元,而2012年以来累计投资收益超过7000亿元。

  人社部基金监管局原局长唐霁松在会议现场表示,我国企业年金制度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2012至2023年间,参保企业总户数从5.47万户增长至14.17万户,积累基金从不到5000亿元增长至近3.2万亿元,领取人数超300万人,累计领取了超5000亿元的年金待遇。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表示:“企业年金制度是首个实行市场化投资体制的缴费型养老制度,为后来相继进入资本市场进行市场化投资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职业年金和个人养老金开创了历史先河。”

  对于企业年金未来发展,唐霁松表示,要进一步加强政策支持,包括进一步研究推动企业年金制度向半强制性乃至强制性过渡、完善领取阶段计税政策、加强对企业的政策激励和倾斜;进一步发挥年金制度优势,回归投资本源,有效提升职工退休后的生活待遇;进一步加强平台建设,推动形成统一的年金服务平台;进一步强化协同提效,建立更加完善高效的监管体系;进一步加强政策宣传与普及,优化年金高质量发展的外部环境。

  “市场处于乍暖还寒状态”

  在会议现场上,华夏基金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孙彬分享了年金投资管理方面的实践与思考。

  孙彬坦言,在资本市场新常态下,年金行业收益率逐年走低,年金投资管理挑战加大。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局势日趋复杂严峻,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更加艰巨繁重,资本市场出现一系列趋势变化,年金行业长期收益中枢呈现下行趋势。

  谈及年金资产配置展望和未来投资策略,孙彬指出,全球宏观的主要矛盾为中国“生产走强、需求不足” ,而美国则是“经济韧性、通胀承压”。当前权益市场处于“冬去春来,乍暖还寒”状态,预计总量将震荡上行,过程会有所波动。

  展望后市,孙彬认为,权益市场将面临长期高质量发展、中期基本面底部震荡、短期风险偏好边际改善的市场环境,“红利风格+制造业龙头”将是重点配置方向;固收市场将面临利多因素回摆,长端利率阶段性见底的市场环境,中短债兼具攻防属性,是重点配置品类,可转债有博弈转债波动率回升的机会,可中性偏高仓位配置。

  在孙彬看来,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要求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新“国九条”提出建立培育长期投资市场生态,构建支持“长钱长投”的政策体系,将为年金高质量发展构建良好生态。随着养老政策红利不断释放,与新时代资本市场发展的定调定向,企业年金提质扩面加速推进,行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责任编辑:麻晓超 主编:夏申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