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经营网

  2024年上半年,储能电池企业业绩未见明显改观。

  截至8月29日,多家储能电池上市企业发布了半年报,其中宁德时代(300750.SZ)的营收有所下滑,亿纬锂能(维权)(300014.SZ)、鹏辉能源(300438.SZ)的营收和净利润均呈现下降趋势,而瑞浦兰钧(0666.HK)则持续亏损。

低价竞争蔓延 储能电池企业如何突围?  第1张

  上述企业的业务主要包括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产品,自2020年以来,储能电池已经发展成为其重要的增长极。但与动力电池类似,由于产能供需错配和内卷加剧,在上游原材料价格下滑的同时,储能电池价格在2023年便开始出现非理性下降,进而影响了企业盈利水平。

  TrendForce集邦咨询分析师何文辉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期储能电池价格下降趋势虽有所收窄,但仍贴近不少企业的成本线。除头部企业开工率能够保持较高水平外,二、三线企业均不太乐观。等到第四季度出货旺季,情况才会有所好转。

  盈利能力承压

  2024年上半年,受多重因素影响,电池价格进一步降低。

  记者根据第三方数据统计,截至6月末,100Ah、280Ah和314Ah碳酸锂储能电芯的均价分别降至0.38元/Wh、0.35元/Wh、0.36元/Wh。对比过去一年,这一价格水平已远超业内的想象。

  何文辉向记者表示,由于前期大量规划产能落地,导致市场的供需失衡情况仍较为严重,低价竞争已从电芯蔓延至系统集成端。尽管近期价格下降趋势有所收窄,但仍贴近不少企业的成本线。等到第四季度出货旺季,情况才会有所好转。

  关于储能电池价格的演绎趋势,近日亿纬锂能高管在投资者活动上称:“从目前的销售价格来说,最近材料的价格有些许下调,整体销售价格略有波动,我们判断储能电池的价格基本上趋于见底。在公司后续出货结构中,储能系统出货占比预计会提升,单价相对而言会进一步提高,预计盈利能力可以提升。”

  产品价格下跌使得储能电池企业的盈利能力遭遇挑战。

  比如,亿纬锂能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216.59亿元,同比下降5.7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1.37亿元,同比下降0.64%。报告期内,亿伟锂能的第一大主营业务动力电池的营业收入和毛利率均出现下滑。作为公司第二大主营业务,亿纬锂能的储能电池产品出货量在今年上半年已超过动力电池,营业收入为77.74亿元,同比增长9.93%;毛利率14.38%,同比则下降1.25%。

  瑞浦兰钧2024年上半年在营业收入增长的同时,股东应占亏损4.4亿元。作为其第一大主营业务,瑞浦兰钧的储能电池业务实现营收32.08亿元,同比下降25.8%;毛利率3.2%,同比下降3.3%。瑞浦兰钧方面称,储能电池产品毛利率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储能市场竞争加剧。

  鹏辉能源坚持“聚焦储能、做强储能”战略,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7.73亿元,同比下降13.7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42亿元,同比下降83.41%。

  “报告期内,储能产品出货量同比有较大增长,但由于售价同比下跌幅度较大,导致储能业务收入总额同比有一定幅度的下滑。其中,大型储能和通讯储能无论出货量还是销售收入均有较大幅增长,户用储能方面,出货量和收入同比有较大幅下跌。”鹏辉能源方面称。

  由于竞争激烈,企业的产品出货排名也发生了变化。

  第三方咨询机构InfoLink Consulting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度,储能电芯总出货量Top 5企业为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瑞浦兰钧、海辰储能与比亚迪(002594.SZ),随后为中创新航(03931.HK)、国轩高科(002074.SZ)、Samsung SDI、远景动力和鹏辉能源。

低价竞争蔓延 储能电池企业如何突围?  第2张

  记者注意到,2024年上半年,十大储能电池企业的市场份额占比仍在90%以上,行业集中度维持高位。其中,亿纬锂能向前跻身第二位,比亚迪则退居第五位。

  近一年来,储能电池市场的供需结构不断调整,投资趋向理性并有所降温,不少储能项目因此终止或延期。

  黑芝麻(000716.SZ)曾在2023年上半年拟以35亿元投资8.9GWh锂电池产线(储能),但一年后却因项目相关的外部发展形势、市场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采取审慎措施暂缓项目建设。

  2024年6月,国际实业(000159.SZ)宣布其控股子公司终止此前规划的5.26亿元4GWh磷酸铁锂储能电池PACK集成生产线项目。“经调研,同期国内多家企业挤入锂电池赛道,预判未来市场将会出现供大于求,同时国际市场订单存在不确定性,因此拟终止该项目投资事宜。”该公司称。

  多元化突围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2024年上半年不少企业纷纷改变经营策略:一是延伸产业链,二是全球化布局。

  其中,储能系统集成已是储能电池企业的必争之地。2024年4月,记者参观第十二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发现,储能电池企业正集体向储能系统环节延伸。从现场展示的系统产品来看,搭载300Ah+电芯的5MWh+储能系统逐渐成为主流发展方向,少数企业还展示了6MWh+级别的储能系统。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近日发文指出:“电池企业做系统集成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从成本角度看,电池在整个储能系统成本占比超过一半以上;从技术角度看,电池企业更懂得电池产品特性;从市场角度看,国内招标市场已开始要求系统集成企业具备核心技术自研能力,包括电芯、PCS、BMS、EMS等核心设备。”

  宁德时代被誉为搅动储能系统集成环节的一条“鲇鱼”。InfoLink Consulting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宁德时代直流侧系统出货量占电芯出货量的比重在逐步提升,其在系统集成端的能力逐步呈现,已拿下全球第一。

  亿纬锂能董事长刘金成此前透露,在储能电池方面,公司努力在2024年和2025年把交付量排名进一步提升,且今年开始要逐步提高PACK(电池包)和系统的交付比例。亿纬锂能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储能系统出货占据公司储能业务的15%左右,预计未来系统占比会进一步提升。

  除此之外,在储能产业内卷和国际贸易壁垒下,全球化销售与生产成为储能电池企业的重要方向。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储能电池企业已披露储能订单规模超67GWh,大单主要来自亿纬锂能、瑞浦兰钧、海辰储能、比亚迪、国轩高科、鹏辉能源、楚能新能源等,主要产品包括储能电芯和系统。从储能电池企业海外设厂选址来看,东南亚、美国等地成为产能出海的主要方向。

  比如,2024年上半年,亿纬锂能在德国和海外客户签订了15GWh的框架协议,其马来西亚工厂储能项目也成功启动建设,以支持海外全球交付。

  亿纬锂能高管介绍:“从出货角度看,上半年储能电池国内和海外占比大概是7∶3,海外毛利率比国内高。公司持续在推进全球化布局,在马来西亚建设了海外第一个储能工厂,伴随海外产能投产及海外相关业务的持续拓展,海外市场占比预计会稳步提升。”

  海辰储能自2024年以来深入推进国际化战略,已在北美、欧洲、东南亚、澳洲等海外多个重点地区设立了子公司和办事处,并不断布局本地化服务网络。2024年上半年,海辰储能分别与全球储能系统集成商POWIN签订5GWh储能电池框架采购协议,与Jupiter Power达成3GWh储能系统供货协议。

  2024年7月,有媒体报道称,海辰储能将在美国得克萨斯州梅斯基特市投资1亿美元,建设一座年产能达10GWh的储能电池模块及系统集成工厂。不过,海辰储能方面并未向记者进一步明确回应该消息。

  瑞浦兰钧在2024年4月与POWIN于上海正式签署12GWh“问顶”320Ah储能电芯合作框架协议。此外,瑞浦兰钧计划在东南亚、欧洲及南美洲等地区建立生产工厂,以增强全球化业务,更接近当地客户资源及原材料,并且分散地缘政治风险。

  继2023年成立德国子公司后,瑞浦兰钧已于2024年上半年成立美国子公司,负责美洲市场的销售工作。同时,其还设立东南亚子公司,负责东南亚制造基地的前期调研和准备工作。

  瑞浦兰钧董事长曹辉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国内拥有巨大的产能已成劣势,而出海做供应链本地化,供应海外公司已经是必备的一条路。

  何文辉向记者表示:“国内市场竞争激烈,部分企业出海寻求盈利增长点。在出海步伐不断加快的同时,海外的经营环境相较于国内更加复杂多变,需考虑当地能源相关政策是否具备确定性和可持续性、进出口贸易壁垒变化、本土化供应链的完整性和稳定性等多方面因素,机遇与挑战并存。”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