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024人身险高质量发展研讨会

  8月17日金融一线消息,由新浪财经和慧保天下共同主办的“2024人身险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今日在苏州举办,太平人寿副总经理严智康出席大会并发表题为《落实“报行合一” 实现“表里如一”——抓住价值管理主要矛盾,夯实价值的可实现性》的演讲。

太平人寿副总经理严智康:落实“报行合一” 实现“表里如一”  第1张

  演讲中,严智康分析了“报行合一”带给保司、客户、渠道三个利益相关方的变化:从保司来看,“报行合一”首先是推动银保业务结构和成本加快优化,银保费差损风险得以有效防控,价值潜能充分释放;

  从客户来看,“报行合一”显著降低了保司的经营成本后,直接转化为价格上的优化,客户可以用更低的价格买到更好的产品和服务,“获得感”大大增强。同时,“报行合一”通过规范费用支出,强化对销售端的市场行为约束,客观上也有利于规范销售服务,减少误导行为,客户权益得到更充分地保障,消费体验进一步改善;

  从渠道来看,“报行合一”一方面从根本上遏制了银保价格竞争无序状态,进一步净化了容易滋生违法违规问题的土壤,更好地防范和化解银行方面的合规风险。另一方面,“报行合一”推动银行与保险融合生态加快重构,保险公司从拼手续费转为拼专业、拼服务,银行选择合作公司从选手续费转为选专业、选服务。

  严智康指出,如果我们从辩证法角度看“报行合一”,我认为其本质是抓住了事物发展的一对主要矛盾,即“报”和“行”之间的矛盾,当然这个视角、这个提法更多地是站在监管视角,“报”是我们报备给监管的,“行”是监管观察到的我们的市场行为。如果我们从公司经营视角,从价值管理视角来看,这对主要矛盾就可以理解为价值的“虚”和“实”之间的矛盾。

  面对利率下行的核心问题,严智康强调,要抓住价值管理“虚”和“实”的这对主要矛盾,夯实价值的可实现性,从“报行合一”到“表里如一”;落实“报行合一”,实现“表里如一”。

  最后,严智康用“四句教”总结了价值管理:识别核心问题,抓住主要矛盾,落实“报行合一”,实现“表里如一”。识别核心问题,就是利率中枢持续下行;抓住主要矛盾,就是价值“虚”和“实”的主要矛盾;落实“报行合一”,就能由表及里,由内而外把“虚”的价值夯“实”,从而实现“表里如一”。

  以下为文字实录:

  各位领导和嘉宾,各位同仁,各位朋友:

  很高兴受邀参加今天的论坛。“慧保天下”主办的论坛和“新浪财经”主办的论坛,我都分别参加过,台上也都讲过,台下也都听过,办得都很好,大家感受也很好,这次两家一起办那就更好,我也感到更荣幸。

  一、报行合一:寿险行业的深刻变革和全新变化

  我在准备今天发言的过程中,在把当前价值管理面临的很多问题归纳总结后,我意识到所有核心问题都可以用“报行合一”来解释,都可以用“报行合一”来解决。当然,我这里讲的“报行合一”更广义一些,不光指向费用率,也指向利率、死亡率、退保率等寿险业经营管理的风险。这些背后是我们寿险业的利源、利润来源,老外叫Source of Earning。所以今天的发言,我开门见山,就从“报行合一”开始。

  去年8月,总局寿险司通过产品电子化报备系统发布《关于规范银行代理渠道保险产品的通知》,大部分同行认为这是个标志,标志着“报行合一”正式实施,到今天差不多正好满一周年。可以说,“报行合一”纲举目张、摧枯拉朽,带动了整个行业从内及外革故鼎新。在这个很有意义的时间节点,我先从我们对“报行合一”的三个利益相关方过去一年的洞察,和大家一起来深切感知新政带来的巨大的积极的变化。这三个利益相关方分别是保司、客户、渠道。

  从保司来看,“报行合一”首先是推动银保业务结构和成本加快优化,银保费差损风险得以有效防控,价值潜能充分释放。根据同业和分析师交流,截至7月末,头部公司银保新单期交、五年缴以上新单、分红险三项占比较去年同期都有明显提升;银保费差、新业务价值也都得到大幅改善。另一方面,立足所有渠道,在“报行合一”倒逼效应下,行业由追求速度和规模的粗放式增长,开始彻底转向以价值和效益为中心的内涵式增长。各家公司都在通过改革经营模式、提高经营效率、深化资负统筹、创新产品服务、强化防控风险等路径,加快夯实改善经营管理的底层和基本面。

  从客户来看,“报行合一”显著降低了保司的经营成本后,直接转化为价格上的优化,客户可以用更低的价格买到更好的产品和服务,“获得感”大大增强。同时,“报行合一”通过规范费用支出,强化对销售端的市场行为约束,客观上也有利于规范销售服务,减少误导行为,客户权益得到更充分地保障,消费体验进一步改善。从太平银保的NPS指标来看(即净推荐值,是衡量客户忠诚度和满意度的标准指标),今年以来较去年同期明显提升,也高于全渠道平均水平。更重要的是,“报行合一”倒逼保险公司回归保险本源,更多地在压实经营、优化产品、改善服务、培育队伍等方面下足功夫,客户的长远利益得到可持续的保障,“保险为民”的初衷和使命得以更好地体现。

  从渠道来看,“报行合一”一方面从根本上遏制了银保价格竞争无序状态,进一步净化了容易滋生违法违规问题的土壤,更好地防范和化解银行方面的合规风险。另一方面,“报行合一”推动银行与保险融合生态加快重构,保险公司从拼手续费转为拼专业、拼服务,银行选择合作公司从选手续费转为选专业、选服务。比如一些经营基础好、专业强的保司,在“报行合一”后,优势充分释放,合作网点数明显增加。再比如银行对合作保司有没有一些优势的服务资源,较之以前也更为看重,比方说医康养资源。现在的银行和保险可以真正说是“双向奔赴”,双方更聚焦提升客户服务质量,深入挖掘并发挥各自优势,更注重生态共建和价值共创。在这样更为扎实的成长基础上,客户忠诚度和黏性大大提升了,保证了银行中收业务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一个政策好不好,就看是不是满足了所有利益相关方的本质需求和长期诉求。这一年来“报行合一”带来的巨大而积极的变化,让我们对行业高质量发展充满信心!

  二、从“报行合一”到“表里如一”:价值管理的主要矛盾和核心问题

  今年6月,总局李云泽局长在陆家嘴论坛演讲中指出,保险业要“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实现降本增效;深刻把握发展规律,强化资产负债联动;着力夯实发展基础,营造良好市场环境”,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7月,总局人身险司罗艳君司长在媒体专访中提出,在负债端“要引导行业完善产品定价机制,深化‘报行合一’政策”。我们看到8月相关机制已发文落地。我个人理解这是“报行合一”外延的延伸,从费用率延伸到了利率,是推动寿险行业促发展,防风险的又一有力举措。

  如果我们从辩证法角度看“报行合一”,我认为其本质是抓住了事物发展的一对主要矛盾,即“报”和“行”之间的矛盾,当然这个视角、这个提法更多地是站在监管视角,“报”是我们报备给监管的,“行”是监管观察到的我们的市场行为。如果我们从公司经营视角,从价值管理视角来看,这对主要矛盾就可以理解为价值的“虚”和“实”之间的矛盾。

  这个怎么理解?我们知道保险公司法定报表,不管哪个表,财务报表也好,偿付能力报表也好,无论是新准则还是旧准则,无论是偿一代还是偿二代,这些法定报表上都找不到“内含价值”“新业务价值”这样的价值管理指标和数字。“价值”看上去似乎是个虚数,即使我们的投资者,我们的股东要求我们报出了这个数字,实质上仍然是价值管理范畴上的一个虚数,并非可以随时或立马变现的“真金白银”,因为它依赖于一堆未来估计,也就是精算假设。

  这样就引出了我今天主标题中的第二个词,“表里如一”。这个“表”字有两个意思,一个意思是“价值报表”的“表”,把虚的价值做实,夯实价值的可实现性,表里如一;另一个意思是“表面”的“表”,由表及里的“表”,表面看到的精算假设和公司内部实际经验的“里子”,也要表里如一。

  正如今天这个论坛模块主题中点出的“低利率时代”,当前行业经营面临的核心问题,甚至讲核心问题中的核心就是应对利率下行。我觉得要回答好解决好这个核心问题,从而实现高质量发展,就是要抓住价值管理“虚”和“实”的这对主要矛盾,夯实价值的可实现性,从“报行合一”到“表里如一”;落实“报行合一”,实现“表里如一”。

  三、表里如一:当前高质量转型的内在要求和基本路径

  “表里如一”是价值管理的基本诉求。如何实现“表里如一”?在当前低利率大环境下,我们认为应突出以下方面:

  一是压降负债成本,优化负债结构。为什么降成本?为什么调结构?今天来参会的不是领导就是专家,也有很多专家型领导、领导型专家,所以这个“为什么”就不用多讲了。我想表达三点。第一,过程是长期的、持续的,需要保持定力。目前行业存量负债中约一半是刚性的,久期也相对较长,由于续期保费的惯性,这个情况并不会迅速形成拐点。即使通过增量的新单补存量,新单逐年传导到总保费,总保费再逐年传导到总负债,不花费几年乃至十年以上的功夫恐怕看不到显著成效,行业必须要有这方面的定力。第二,不能过于等靠监管政策,保司需要主动管理久期缺口。近几年,监管在引导行业降低定价利率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也取得了很多成效。月初总局印发的18号文规格很高,提出了很多具体要求,指出了一条清晰路径。但保司的主动性和内生动力更为重要。对保险公司自身经营来说,产品降低定价利率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主动做好久期缺口管理也同样重要,因为只有如此才能以不变应万变,从容应对利率波动。第三,价值模型需要重估,需要反映资产配置和产品风险。特别是传统险,在静态模型下似乎有个悖论,保险期限越长、久期缺口越大、风险越高的产品账面价值率反而可能越高。这种模型既不反映利率下行的利差损风险,又不反映利率上行的流动性风险。对比之下,分红险这种收益浮动型产品却能吸收损失,缓释较大部分利率风险。这也是现在大家纷纷转向分红险的原因。所以,价值体系的估值模型需要权衡好风险和收益的关系,更客观地呈现价值结果。投资收益率和风险贴现率假设要充分反映资产配置和产品风险特征,包括久期错配风险,也包括未来潜在的利率上行时,刚性成本的传统险面临的流动性等风险。

  二是坚持长期投资,打造核心竞争力。寿险业是负债、投资“双轮驱动”的行业,低利率环境下,投资端在提升公司经营质效、防范相关风险的过程中,重要性尤其突显。首先是遵循寿险规律,坚持长期主义。李云泽局长在2024陆家嘴论坛上的主题演讲上也提了投资,“推动保险机构坚持长期投资、稳健投资、价值投资,探索开展长周期考核,努力打造核心竞争力”。从公司内部管理来看,如果想要穿越经济周期,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遵从寿险长期性的规律,保持战略资产配置定力,避免短视行为。谋划长远,行为坚定,公司才能走得更远。其次是强化利率研判,联动负债管理。虽然长期利率走势的预测非常困难,但是中短期利率还是有迹可循的。行业目前投资端与负债端对于利率联动的能力还有待提升,未来要加强资负体系化管理。利率研判提供前瞻视角,对利率风险敞口进行预先估计,既能更好地发挥投资端债券配置的择时能力,也能对公司整体利率风险敞口进行预先估计,并在负债端主动管理利率风险,取得先机。再次是巩固风险意识,培育底线思维。如何平衡好风险和收益是投资永恒的话题,过去行业内发生的一些风险处置事件其实也为大家提供了警示。保险公司绝不能片面追求高额收益率,而是要具备风险意识,预先做好风险偏好管理,才能更好地匹配客户长期利益。

  三是聚焦利源结构,丰富利润构成。低利率环境下,寿险业过往以利差为主的盈利模式面临挑战,我们要主动应对形势变化,从寿险商业模式的底层逻辑出发丰富利源构成,提升利润的可持续性。讲到利差损,大家往往会讲到日本寿险业。实际上,真正帮助日本走出利差损困境的,并非完全是利差,而是死差益和费差益。死差管理方面,我们要更加主动地去管理,立足保前、保中、保后各环节,充分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智化技术,做好成本优化、风险筛查、反欺诈等理赔管控,又要结合健康管理等服务手段,丰富保障水平同时也协助好客户做好风险减量。费差管理方面,落实深化好“报行合一”,本身就是系统推进降本增效,全面提升经营质效。太平人寿经过努力,银保渠道整体已实现“报行合一”,目前我们正在积极安排,为全渠道“报行合一”落地做好充分准备。

  最后用“四句教”再点点价值管理这个题:识别核心问题,抓住主要矛盾,落实“报行合一”,实现“表里如一”。识别核心问题,就是利率中枢持续下行;抓住主要矛盾,就是价值“虚”和“实”的主要矛盾;落实“报行合一”,就能由表及里,由内而外把“虚”的价值夯“实”,从而实现“表里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