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全球股市遭遇“黑色星期一”日股暴跌 东证指数触发熔断
满屏“熔断”,亚太股市经历“黑色星期一”。
8月5日开盘,日韩股市双双跳水,开盘仅20分钟后,日本东证指数跌幅达到8%,触发熔断机制;开盘约一小时后,韩国KOSPI指数跌幅扩大至5%,韩国交易所启动了临时停牌措施,程序化交易暂停5分钟。
午后交易时段,市场跌幅进一步扩大,日经225指数期货熔断机制被触发,交易暂停至当地时间13时36分;韩国KOSPI指数、韩国创业板指(KOSDAQ指数)双双暴跌8%后触发熔断机制,交易暂停20分钟;距离当地时间收盘不足半小时,日经225指数期货日内第二次因熔断机制而暂停交易。
截至周一收盘,日经225指数收盘重挫12.4%,报31458.42点,已抹去今年以来所有涨幅。日经225指数创下史上最大下跌点数,超越1987年10月黑色星期一的纪录。日经225波动率指数盘中飙涨132%,创史上最大单日涨幅。此外,东证指数收跌12.23%,报2227.15点。
韩国市场方面,截至记者发稿,韩国KOSPI指数下跌9.55%,报2420.65点;韩国KOSDAQ指数大跌11.63%。
日韩股市的大跌也传导至亚太地区其他市场。截至发稿,中国台湾证交所加权股价指数大跌8.43%;新加坡海峡指数跌近5%;印度SENSEX30指数、澳洲标普200指数跌幅在3%左右。
欧洲主要股指开盘集体大幅下跌,欧洲斯托克50指数跌2.94%,德国DAX指数跌2.43%,英国富时100指数跌1.77%,法国CAC40指数跌1.29%。
避险交易叠加日元走强
日经225指数收盘重挫12.4%
除了全球资金的动向外,日元升值是日本股市的特有因素,这也导致了日经225指数近期领跌亚太市场。
上周,日本央行决定将政策利率提高到0.25%,而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记者会上暗示9月可能降息,这预示着之前引发日元贬值的日美利差扩大的趋势将会转向缩小。
截至发稿时,美元兑日元的汇率已经来到1美元=142日元左右,达到自1月中旬以来的高位。
美国嘉盛集团资深分析师Matt Simpson分析认为,就日元而言,一边是美联储给降息大开绿灯,另一边是日本央行“加息+缩表+干预”的鹰派组合拳,鲜明的利率政策差异使得美日10年期国债利差收窄至3%左右,为2023年5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国泰君安国际分析认为,在日本央行加息后,日元兑美元击穿150的重要关口,从技术上而言,日元汇率也摆脱了此前长期的贬值通道。从汇率本身而言,日元的升值有些反常态,因为即使日本加息,日元与美元之间的利差仍然是巨大的。因此,日元升值的背后,肯定存在其他的力量。市场比较容易接受的观点是,日元套利交易的大幅度退潮。
反映在资本市场表现中,瑞穗证券的高级技术分析师三浦丰认为:“投资者正在抛售此前因日元贬值而预期业绩上调的股票”。据日经中文网报道称,许多日本出口型企业将其业绩预期的汇率假定在1美元兑145日元左右,因此日元升值的趋势引发了对其业绩压力的担忧。
美股科技股抛售潮带崩全球股市
从更广视角看,引发亚太市场周一集体下行的直接因素或许是美股科技股行情的快速退潮。周一亚太市场盘面上,以半导体产业链为主的日经225指数、韩国KPSPI指数以及中国台湾证交所加权股价指数跌幅均超过8%。
上周,美国经济数据频繁发出负面信号。反映工厂活动的ISM制造业指数低于预期,首次申领失业救济人数创2023年8月以来新高,7月份美国非农就业数据显示失业率进一步攀升。一时间对美国经济即将陷入衰退的恐慌情绪席卷市场。
当地时间8月2日,在7月非农就业报告出炉后,美股继续全面下跌,标普500指数继续重挫1.84%,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超过2.4%。
一方面是美股从“降息交易”转向“衰退交易”,另一方面则是资金对本轮AI引领的科技股估值过高的担忧。美股的这一轮下跌由权重股领跌,包括苹果、微软、亚马逊、谷歌、英伟达等万亿市值以上科技巨头公司,跌幅都在3-5%之间。衡量市场恐慌程度的波动指数跳涨23%,为2023年10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并且,半导体等此前引领市场的高科技企业的业绩不及预期,这也进一步恶化了投资者心理。例如,英特尔公司日前发布的2024年二季度财报显示,公司二季度亏损16.1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盈利14.81亿美元形成对比。在连续两个季度亏损后,英特尔宣布裁员15%,并停止分红。
中信证券分析认为,全球前期处于高位的风险资产近期持续大幅调整。7月11日至8月2日,美股科技七巨头平均跌幅达到13.2%,费城半导体指数跌幅达到23.4%、此外,日经225指数、纳斯达克指数、中国台湾加权指数、美元兑日元汇率和CME比特币期货相对于7月的高点分别下跌15.4%、10.1%、11.4%、9.5%和11.1%。这些本不关联的风险资产同步下跌,同时CBOE的VIX指数期货大幅上涨,反映出全球投资者风险偏好在同步恶化。
责编:邵子怡 校对:张 宇图编:尤霏霏